单位里的晋升,只是交易,不是奖励!
大家好,我是一阶;期待您的关注。↓↓↓
有个老读者问我,说他在单位干了七年,业务能力算单位顶尖,却眼看着比他能力差的人一个个被提拔,自己却始终原地踏步。他很困惑,难道单位不该是能者上吗?
你啊,还在用学生时代那套思维看单位的晋升。觉得自己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,就该被赏识,被提拔。你把晋升当成了一种奖励,是不是?
错了,大错特错。
单位的晋升,从来就不是奖励,而是一场赤裸裸的交易。
什么交易?利益交换。
你看那些被提拔的人,表面上看不如你,可你想过没有,他们给组织提供了什么你没提供的东西?
有的人提供的是圈子,他爹是处长,他叔是局长,提拔他就等于多了两条人脉;有的人提供的是稳定,他从不提异议,从不惹麻烦,让领导省心;有的人提供的是忠诚,领导说东他绝不往西,哪怕明知是错的。
而你呢?你只提供了业务能力。你以为这很值钱?在科研院所,在技术岗位,也许值钱;在大多数行政性质的单位,这可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。
为什么?因为大部分单位的工作,说白了就那么回事。真出了大事,一个处长、一个主任能解决的吗?
上面自然有人兜着。
日常工作,谁来做不是做?没你照样转,你又不是不可替代的。
领导提拔你,是看你能给他提供什么,而不是看你对工作提供了什么。
这就是交易的本质。
展开全文
你不明白,是因为你还带着学生时代那套"努力就会有回报"的幻想。
学校是培养型组织,目的是让你成长,所以优秀就有奖励;单位是使用型组织,目的是让你工作,所以听话才有晋升。
除非,你的业务能力强到什么程度?
强到让领导不提拔你,他就没法交代;强到让你不干,整个部门就瘫痪;强到你一个人能扛起十个人的活,还能创造显著的政绩。
但老实说,这种情况太少了。我见过太多技术好的,最后都熬成了老油条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不懂交易。
有人会问:那我该怎么办?难道我就该放弃原则,去巴结领导吗?
你看,你又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。事情哪有那么非黑即白?
我认识一个在市级单位的朋友,工作能力一般,却在五年内连升三级。他是怎么做到的?
他很清楚自己能提供什么:他知道领导最怕的是什么,就专门帮领导解决这些问题;他知道单位最缺的是什么资源,就主动去外面牵线搭桥;他知道上级部门最关心什么指标,就把这些指标做到极致。
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交易?是,但这种交易不丢原则,不损人格,还能为单位创造实际价值。
所以,别天真地以为努力工作就会有回报。那是幼儿园老师哄小朋友的话。
真正的聪明人,是把晋升看成一场交易,然后思考:我能给领导、给组织提供什么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?我能不能创造出一种双赢的局面?
你看看那些在体制内如鱼得水的人,哪个不是这么玩的?
有人说这是世故,是的,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。小孩子讲公平,大人讲交换。
还有人说,这不是很现实吗?是的,所以呢?你要么接受现实,要么创造现实,要么离开现实。但无论如何,别对现实视而不见。
说句不好听的,你那么在乎晋升干嘛?晋升就那么重要吗?
单位最大的好处是什么?是它给了你一块试验田,给了你足够的安全感,让你可以在不被开除的情况下,做很多私企不敢做的事情。
比如学习新技能,比如发展副业,比如积累人脉,比如尝试创新。
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实现的晋升上,是不是有点儿亏?
与其纠结为什么别人升职你不升,不如想想怎么利用现有的位置和资源,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这样哪怕将来离开这个单位,你也不怕。
单位的晋升,说到底只是一场交易。不是你有多努力,多优秀,而是你能不能提供对方想要的东西。
你可以选择参与这场交易,也可以选择超越这场交易。但无论如何,别再天真地以为晋升是对你工作的奖励。
成年人的世界里,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奖励,只有等价的交换。
评论